装卸队里有小张
发布日期:2025-05-20 浏览次数:14
做今世缘的装卸工要经过考验,通过了才能录用。考验就是直接上班试试。谁扛住,留下;扛不住,走人。
小张不占优势,首先有些太矮,其次视力不好,戴一副酒瓶底眼镜。许多高大的汉子受不了装卸队的苦,一边抹着脸上和脖子上的汗,一边嚷道:“累死了!”摇摇头,摆摆手走人。小张却坚持下来,被留下。
究其原因,主要两点:一是他身体敦实。长年累月漂泊在外打工,炼就了他一副铁身板,还磨砺出处事乐观的积极心态;二是他干活不要命,往死里造。时间长了,他这种风格,在装卸队里,无人不晓,无人不服。提起他,个个都伸大拇指。他挥汗如雨地干了两年后,被提拔为小组长。
为了更上层楼,小张决定学开叉车。万事开头难。刚开始,只会启动和急停;然后能前进后退;再然后会拐弯了;接着练习叉托盘。等全套都学会,还不行,还不熟练。不论是力道、准头、速度、平稳度都不过硬。
为了早日熟练操作叉车,小张下了磨杵成针的功夫,拿空托盘一遍遍练习。他把十几块托盘一个一个摞起,而且追求边边角角对齐,摞得像个四棱柱。然后再把这些托盘从上往下一个一个叉下来,摞到另一个地方,再摞成一个四棱柱。就这么反反复复不停地练。人家中午下班他加班练。人家饭后睡午觉,他才回到家吃冷饭。吃完饭,他立马就回厂里继续练。人家晚上下班回家二两小酒就猪头肉,他还在披星戴月地练。黑漆漆的广场上,就他那辆叉车冒着两道亮光,活似黑夜里游走着两条金龙。
一段时间后,他驾驶叉车来如风,去如电。
后来有件事更是让他在叉车界封神了。这天,大家发现要叉的这种酒被两边的两行酒几乎夹在中间了,行距太窄了。一不小心就会剐蹭到两边,直接就卡住出不来了。几个叉车工见了都直摇头,说没办法叉。有个叉车高手觉得没啥,结果一叉就卡住了。他不服,硬拽。结果绑酒箱的绳子都拽断了,一托盘的酒箱东倒西歪地跌坐在地板上。轻的跌破了箱子,严重的酒瓶都碎了裂了,浸出的酒不一会就浸湿了箱子。那个叉车工傻眼了,英雄没当成,成了狗熊。而且还要把散落的酒一箱一箱重新码放好,更倒霉催的是还得看看坏了多少瓶,得照价赔偿。
这下子,叉车界的众英雄好汉里再无敢出头的。都摇摇头,摆摆手站一边去了。一时间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们纷纷围过来看热闹,都说:“这哪个缺德鬼把酒放得这么挤,现在出不来了。谁叉谁倒霉。”
“我来叉!”
就听厚厚的人墙外一声大喝。众吃瓜群众十分诧异,赶紧齐刷刷回头循声望去:只见大踏步走过来一矮个子,寸头,一副厚厚的酒瓶底眼镜片下,一对小眼睛炯炯有神,像黑宝石一样。晒得黝黑发亮的脸膛活似炉膛里掏出的黑木炭。他就是小张。他继续对吃瓜群众们挥挥手说:“大家请让一让!”吃瓜群众们哗啦一下向两边分开一条道来,好像是迎接市长来访似的。大家顿时鸦雀无声,屏住呼吸,睁大眼睛,把惊奇和期待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到这个黑木炭一样的年轻人身上。
只见“黑木炭”转身几步就跳上自己的叉车,一阵风似的把车开到仓库里。就在大家期待地看他怎么叉的时候,他腾地蹦下车来,仔细检查现场情况,把两边酒的突出的箱角通通推了进去,然后才又跳上车,开始了他的表演。他把一托盘酒叉好,慢慢移动,保持平衡,全神贯注。到了一个适合的地方突然停住。然后把托盘升到最高,让这一托盘的酒彻底挣脱两边的束缚,再不怕被两边的酒卡住。然后继续倒车,直到把这一托盘的酒叉了出来。大功告成。吃瓜群众们先是看呆了,然后就发出一片“哇塞”声。
一年又一年春花秋月,夏雨冬雪,小张带领他的组员们征战沙场,挥洒汗水,把一箱又一箱的今世缘美酒装上车,让它们发往祖国的大江南北,太平洋两岸,全球各个角落。今世缘的事业蒸蒸日上,超百亿,拥抱双百亿,朝着越来越恢宏的未来一路狂奔。
每当路过灯火阑珊的今世缘,你都会看到一个又一个小张,正在挑灯夜战,播撒缘的种子,耕耘着今世缘的璀璨星宇。(仓储物流中心/徐高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