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瘦鸥:酒量与酒德
发布日期:2008-10-13 浏览次数:21615
早在有史以来,酒已被人类酿造出来,作为饮料之一,这在我们中国是有书为证的:选编于周代的《诗经•小雅•正月》一章里,已有“彼有旨酒,又有嘉肴”这样的诗句。翻译成现代汉语,就是“他有美酒,还有好菜”。《孟子•离娄》里面还记载着“禹恶旨酒,好善言”的话,那可更早了,距今已四千余年。
酒最早的用途究竟是为了解渴,还是作为兴奋剂,或者只是供祭奠天地鬼神的,此刻已很难考证,也没必要追究了。反正到了现代,情况已明朗化,一是作为烹调的作料,二是在社交场合,借以增添欢乐气氛,促进情谊。从世界范围来看,西方人和阿拉伯民族对酒的兴趣似乎更大于我们东方人;酒量也显然高出一筹。在我们国内,经常爱喝两杯的十九是男性。但酒量的大小,年龄和所饮的酒的纯度等也有关。此外,也不能排斥遗传基因的作用,凡上代没有酒徒的家庭里,很少会出现嗜酒若命的子女。过去有不少人还认为“酒有别肠”,意思是说凡爱喝酒、会喝酒的人肚子里都长着一条专装酒的肠子,那只能算是艺术夸张,科学上未必找得到什么依据。
上面我说酒量的大小与所饮的酒的纯度有关并非臆测之词,试以唐代大诗人李白为例,他一生好饮,被称为酒仙,不仅杜甫赞扬他“李白斗酒诗百篇”,他本人的诗歌里也往往写到饮酒和喝醉的事。而杜甫本人也同样好酒成癖,曾发出过“酒渴思吞海,诗狂欲上天”这样的豪言壮语。又如章回小说“水浒传”所描绘的那些梁山好汉,喝起酒来几乎都用大碗。武松去打蒋门神,从孟州内走往郊外快活林的途中,见到酒店必连喝三大碗,说是“无三不过望”;鲁智深更了不起,在五台山醉打山门前,一口气把卖酒人挑的两大桶酒喝掉了一大半。今天的读者对此无不骇然,或者根本不信。其实经史学家和风土学家考证,唐宋时代的所谓酒是新酿的米酒(这种酒现在安徽、江西、浙江等省的村镇里都能喝到),所含的酒精度比现在的啤酒、黄酒、红葡萄酒还低,那就不足为怪了。如果当年李白、杜甫、武松、鲁智深等所喝的是茅台、高粱、黑方、VO、或者伏特加之类,那就非烂醉如泥不可,也别想吟诗动武了。
但人的酒量也确实差距很大。我的熟人中既有尽白干一瓶而色不变、气不浮的,也有只喝了半瓶啤酒便面红耳赤,话越说越多的,而且即使他天天喝、餐餐喝,喝来喝去,几十年还是只有那么一点量。
下面再来谈谈酒德。
我所说的酒德,是指人在饮酒时应该根据自己的体力和酒量加以控制,做到适可而止,既不要喝得到处呕吐、狼狈不堪,又能一直保持清醒状态,不致失礼。
至于晋代号称“竹林七贤”之一的刘伶所做的《酒德颂》,那是专门颂酒而作的妙文,与我这里要讲的酒德完全是两码事。这位刘老先生也真是个罕见的怪人,尽管他日事狂饮,常在醉乡,连他太太再三苦劝也不听,甚至叫人扛了一柄锄头随在他身后,说“醉死便埋我”,然而他居然没有醉死,竞得寿终正寝,无怪他要对酒称颂不止了。
按照一般规律,饮酒无度的人健康情况难免受影响。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、金石家邓散木(粪翁)先生长期好酒贪杯,60岁便因酒精中毒,腿部长了恶疮,不治而死。我的亲属中有两三个人都饮酒过度,生的子女成为白痴。即使不这么严重,喝醉了打架闹事的也所在都有。西方有不少国家,每逢节日车祸总特别多,肇事原因十九由于驾驶者喝醉所致。我还在报刊上看到过一份统计材料,X国发表的历年国民死亡原因分析表中,因酒醉致死的人数竟比患癌症的更多,颇足以说明酒德——饮酒不过量的不可忽视。
还有一件有关酒德的小事也有相当的典型性。在我的晚辈中有一个深爱杯中物的青年人,从来不懂得怎么控制自己,每饮必醉,每醉必狂歌痛哭,吵闹不休,有时竟会爬上三楼高的屋顶去,像表演杂技那样。他家里人惟恐他会摔死,不得不借来长梯,冒险登上去把他拉下来,连邻居也被闹得日夜不安。次数多了,大家对他都感到头痛,正和他在谈恋爱的那位少女劝说几次无效,也只得向他说“拜拜”。
也许由于我本是个俗物,不解酒趣,因而在上面说了许多足以使酒友们扫兴的话,现在让我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补充几句:根据许多人的长期观察、调查,凡不常纵酒狂饮的人,大部分都无损健康,至于老年人,除患有特殊疾病者外,经常适度地喝一些含酒精量较低的酒,确有解忧消愁舒筋活血之效,尤其是在冬季,这是我的亲身体会。